南阳:艾草撑起乡村振兴“富民桥”
宛艾协会北京办事处成立。9月6日,南阳宛艾产业协会驻北京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协会会长韦跃之(左三)、太紫艾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杨玉柱(左二)等出席揭牌仪式③8 通讯员 胡仁 摄
金秋时节,艾草飘香。9月6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金顺。他是土生土长的周庄人,在家乡这片黑土地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深知小小艾草的妙用与药理。
周庄村位于社旗县大冯营镇西一公里处,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540户家庭2120口人,耕地面积3480亩,现有贫困家庭47户98人。村内以传统种植业为主,600亩艾草产业基地引领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壮大。
艾草的功效与当地医用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老百姓的救命草,还是一种保健草。在以前医学不发达的时期,老百姓用野艾叶搓搓眉头和两肩腋窝来治疗感冒,野艾枕头更是被当地群众视为保健大脑的灵丹妙药。
周金顺从一个小组会计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今天的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昔日田间地头的野艾草,现如今来个华丽转身撑起乡村振兴的灵与魂,铺就了产业兴则民富的康庄大道。”
8年来,在周金顺的带领下,一个无山无水的小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乡村振兴文化与产业这把“双刃剑”在周庄初见锋芒,尝到“文化与产业”发展带来甜头的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节。
周庄村连续举办五届农民文化节,扭秧歌、划旱船、斗鸡、羊抵架等传统节目,让传统与非遗文化再现生机,一改昔日沉寂和偏僻。时尚的村庄院落遮掩不住与时俱进的特色东风,优美惬意的乡间小道干净又整洁,彰显着乡村振兴文化与产业的先行气息。
这里养育了南阳作家群里一位响当当的领军人物——周同宾老师。浓郁的乡土文化底蕴,造就了乡贤与村民的共鸣,提出了自己的建村理念——文化周庄不是梦。
周金顺向记者介绍:“文化活动不断地挖掘开展,大大提升村民们的思想觉悟,不良的社会陋习随即被现代文明所屏蔽。每年都会评出‘好婆婆’、‘好媳妇’、‘致富带头人’、‘劳动模范’等,积极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健康发展。”
2016年开始,周庄香包(香囊)销路有了起色,十二生肖香囊五颜六色栩栩如生,一阵阵香气扑鼻,非遗纯手工艺品,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时尚而喜人的香包,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女子工坊的负责人杜慧敏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向记者介绍道:“香囊是把手工刺绣和手工香包结合起来,里面包有一些中草药和艾绒,艾绒是咱当地‘医草’别名野艾,有祛湿散寒等作用,还可以驱蚊虫,防感冒!如今这小小艾草带来‘指尖经济’大发展。”
农活之余妇女们都来这里做工,有的人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周庄一年能卖一万多个香囊,30元、50元和90元的都有。现在不光有香包,还增加了孩子们穿的虎头靴、红肚兜、小棉袄等特色产品,也很受欢迎。
民富村强产业兴,艾草成就新周庄。乡村振兴顺民意,蓬勃发展好憧憬。亲历艾草带给周庄村的繁荣发展,党支部书记周金顺喜不自禁,艾产业带来爱(艾)文化,文化周庄不是梦,周庄村一定会越来越振兴。
责任编辑:刘东丽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