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会想到,才20岁,竟然得了一种治不好的肠病,在网上查了,大家都说,这种病就是不死的癌症。小菊一边说一边掉眼泪。
是啊,20岁你在做什么,是躺在大学校园的绿色草坪上,还是正在谈着轰轰烈烈的恋爱,是挥汗如雨地每天在操场运动,还是静静待在图书馆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是约着心爱的人去看一场电影,还是来一次酣畅淋漓地烧烤盛宴。
然而,这一切对于小菊来说都是那么奢侈,20岁,疾病的骤然降临,让她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片黑暗,18岁那年她辍学在家,一年前经人介绍,在酒吧里谋了一个服务生的工作,每天昼伏夜出,小菊怀疑自己的这种病可能就是生物钟颠倒过来诱发的,但是确诊后,她就辞职了,因为总是要去看病,开药,再加上病情根本没控制好,小菊只能停止工作先把身体养好。
小菊是在半年前找到的我,当时她的便血症状已经很明显,每天要解七八次血便,大便里不仅有血,还有黏液和脓,医学上把这种大便称为黏液脓血便。
通过肠镜检查,小菊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我告诉小菊,她的溃疡性结肠炎特别典型,病变部位从直肠开始,一直向上延伸到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特别脆,碰一下就会出血,更糟糕的是,这种病变不是哪一个点,而是呈现连续性和弥漫性分布。
溃疡性结肠炎不是急性肠炎
小菊一开始认为自己是吃坏了东西引起的急性肠炎,肠镜检查后我告诉她,溃疡性结肠炎和急性肠炎是两码事,很多人把溃疡性结肠炎误认为是急性肠炎,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而急性肠炎通过治疗后可以痊愈。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也是以肠道炎症性病变为主,所以两者被合称为炎症性肠病。
说起溃疡性结肠炎,很多人会感到陌生,这种疾病最先开始流行于西欧和北美,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同样不低,所以现在,溃疡性结肠炎不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全球性疾病。
有很多像小菊这样的年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这种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是20-49岁,男女差别并不大,由于无法治愈,所以溃疡性结肠炎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死的癌症,再加上发病年龄早,很多人因此长期饱受疾病的困扰。
溃疡性结肠炎最出名的一次是在2020年8月28日这天,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首相一职,原因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
这是什么疾病?竟然可以让一个首相选择辞职?要知道一个国家的领导,理应享受的是最好的医疗资源,为何拿这种疾病无可奈何呢?
于是网络上,人们纷纷开始搜索溃疡性结肠炎,通过了解这种疾病,才知道一切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时间再往前追溯,安倍晋三在17岁的时候就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1954年9月出生的他,如今已经67岁了,也就是说,这种疾病已经困扰他整整五十年了。
我在前面说过,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一旦确诊,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与这种疾病斗争,患者经历的痛苦和磨难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出现溃疡性结肠炎
和克罗恩病一样,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科学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遗传、环境、感染和免疫四大因素在作怪。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具有遗传倾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也有科学家发现,携带有易感基因的人,更易罹患溃疡性结肠炎,在易感基因上,目前认为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最亲密的是HLA基因M91。HLA基因主要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产物,又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谈到免疫系统,我们必须要说的就是免疫因素,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大量的细胞炎症因子被释放出来,这些细胞炎症因子参与了肠黏膜屏障的免疫损伤。
我们身处的世界瞬息万变,科学家研究发现,为什么全球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持续增高,环境因素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污染,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些都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增加,为了适应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精神压力太大、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熬夜,缺少运动,吸烟酗酒,生活习惯不规律,这些都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的部位是大肠,在我们的大肠里,有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王国,对于正常人而言,肠道微生态是平衡的,但是某种因素,比如感染、滥用抗生素打破了这种平衡,就会导致肠黏膜损伤。
大量的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之所以难治疗,其实主要原因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普遍观点认为,携带有易感基因的人群,在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的共同参与下,启动了异常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了肠黏膜的屏障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哪些症状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肠道,所以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肠道症状,腹泻、解黏液脓血便见于绝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之所以会有腹泻,是因为肠道黏膜屏障损伤,肠道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之所以会有黏液脓血,是因为肠黏膜的糜烂、水肿、渗出所致。
不同的患者腹泻和黏膜脓血便的严重程度不同,有的人很轻,一天可能就只有1-3次便血症状,中度患者每天可能有4-5次,严重的每天至少有6次或更多。
除了腹泻、黏液脓血便之外,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发热、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越严重的患者这些表现越突出,所以溃疡性结肠炎不仅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也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由于涉及复杂的免疫机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导致肠道炎症,肠道炎症又会进一步加重免疫异常,免疫系统是一个整体,在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患者不仅肠道会出问题,肠道以外的器官,比如皮肤、黏膜、关节、眼睛也可能出问题,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有时会合并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和口腔复发性溃疡。
有些患者不知道这些并发症其实也是溃疡性结肠炎在作怪,如果不治疗原发病,这些疾病往往很难缓解。
不治会怎么样
碰到过很多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他们长期饱受疾病的困扰与折磨,身心俱疲,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很多患者认为治不好,干脆自暴自弃。
溃疡性结肠炎和大肠癌不同,虽然它治不好,但是属于良性疾病,但如果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在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下,就有癌变的风险,有研究发现,病程超过2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结直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15倍,所以,如果置之不理,肠道炎症控制不好,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癌变风险。
特别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由于肠道的病变特别严重,会导致肠壁张力减弱,结肠蠕动消失,大量的粪便与气体聚集在肠内,当结肠变得像是气球一样的时候,就会出现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
如果往气球里充入过量的气体,结果会如何,气球越来越大,气球内部的压力越来越高,最终嘭的一声,气球爆炸,我们的肠道也是如此,如果肠内压力越来越大,就会导致急性肠穿孔,肠道里的粪便和气体通过穿孔的部位一下子涌到腹腔里,会诱发严重的腹膜炎。
还有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虽然既没有癌变,也没有穿孔,但是出现了大出血,轻度的出血你可以承受,因为身体是造血能力,但是严重的大出血,出血量会超过身体的造血功能,于是会导致重度贫血,失血性休克。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一样,具有终身复发的倾向,所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意味着必须要终身治疗,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缓解,误认为病治愈了,于是停药,但往往很快复发,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一定要长期坚持。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包括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基本治疗,也就是彻底改变那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溃疡性结肠炎让我们的肠道更加敏感,所以不要吸烟酗酒、不要熬夜、不要吃太多垃圾食品(特别像碳酸饮料和高脂肪食物)、不要吃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滥用抗生素、学会释放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第二种方案是药物治疗,其实方案和克罗恩病相似,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的时候,最好咨询专业的消化内科医生。
第三种方案是手术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和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很多人认为手术切除了会万事大吉了,这是不对的,手术并不能治愈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手术后,患者还是要接受前两种方案,目的是预防复发。
和克罗恩病一样,罹患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主要是年轻人,这些人有的还在为完成学业而努力,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正在努力工作,有的正在组建家庭,溃疡性结肠炎的降临,如同恶魔缠身一样,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作为医生,我接诊过很多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我明白他们的痛苦,医学在不断进步,医生一直在努力,希望发现更有效的方式来治疗这种疾病,当然也不要对生活丧失信心,虽然目前的治疗方式无法治愈溃疡性结肠炎,但坚持科学的治疗却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慢病慢治,需要的就是配合、勇气和信心。
责任编辑:叶子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bhline@163.com
上一篇: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消化专家:出现这些症状要重视,可能是胃癌
下一篇: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消化专家:出现这些症状要重视,可能是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