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精十滴血”观念致“精子荒”
“一精难求”,症结何在?
——透视我国普遍存在的“精子荒”难题
新华网石家庄9月15日电(记者齐雷杰、马天云)由于遗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不育症患者呈增多趋势,渐成社会性难题。然而,破解这一难题的“人类精子库”,却普遍面临“一精难求”的尴尬局面。“精子荒”症结何在?
不育症渐成社会难题“借精生子”深受“精荒”困扰
结婚3年都没能如愿怀上宝宝,焦急万分的王女士跟爱人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爱人患有弱精症。要想怀上自己的宝宝,“人类精子库”几乎成了这对夫妇唯一的“救星”。然而,漫长的等待却让他们濒临绝望:河北省人类精子库精源严重不足,不少不育症夫妇只能被迫等待。
实际上,不孕不育症正成为困扰全球的社会难题。河北省人类精子库负责人赵邦荣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患不育症者约占育龄夫妇的10%至15%,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全球以每年新增200万对的速度增长。
而人类精子库则为部分不孕症患者带来福音:采取超低温冷冻技术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健康精子,为男方无精子症、严重少弱畸精子症不育的夫妇,或男方有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夫妇提供精源,并可为特定人群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时使用。
据专家介绍,男方患有无精子症或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比例大约占不育夫妇的10%,其妻子只有采取供精人体受精才能受孕,而获取精子的唯一合法途径就是人类精子库。我国约有1000万个不育家庭,其中约有100万男性患无精子症,加上其他遗传性疾病影响,每年约有100万对夫妇需“借精生子”。
截至今年1月份,我国人类精子库已达17个。然而,近年来,江苏、湖北、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精子库精源告急。不少不孕症患者只能长期等待,一些人甚至选择地下黑市非法授精或购买婴儿。
“一滴精十滴血”荒唐观念成“精荒”主因
由于捐精志愿者数量不足,河北人类精子库精源也严重短缺:去年累计接待捐精志愿者650多人,今年上半年仅有200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已有700多对夫妇预约使用冷冻精子,部分患者已等待近一年。
按照规定,捐精者须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河北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约六成是高校学生。一些医生表示,河北在校大学生多达百万,满足条件的社会青年人数更多。之所以捐精者少,主要因为宣传不够,公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对精子库认识存在误区。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