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儿科无奈无知让孩子挂上吊瓶
“能吃药最好不打针,能打针最好不输液。”这是医学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日前,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向过度输液“开刀”,明确了无需输液治疗的53种常见病、多发病,引起人们的关注。
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的情况会有所改变吗?
□观察篇
清单意在规范输液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吴振宇公开表示,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一背景,遴选出了53种无需输液的疾病清单,这是专家们一致认为不需要使用静脉输液的,也是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还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
每个人体质不同,对于疾病的表现也不同。吴振宇说,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应视病情变化,对是否需要输液灵活掌握,是否输液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出现呕吐、吞咽困难等,无法口服给药,只能通过静脉方式给药。这53种常见病、多发病,虽然不是急危重症,但疾病随时存在动态的演变过程,看似平常的小病也许潜伏着危重症,临床医生应该客观地予以综合判断后决定是否输液。
输液是药品不良反应“元凶”
输液又称静脉注射、挂吊瓶、打点滴、挂水。“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输液主要用于病情较重患者的治疗。
但在各方利益驱使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输液大国”。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药房李姓药剂师告诉记者,各大医院输液室经常人满为患,他所在的医院很多时候病人不得不在走廊里躺着挂吊瓶。
曾有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输液已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3。4%。
专家也指出,遏制过度输液绝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责任,患者要转变“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的认识误区。
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胡小鹏认为,医院和医生有必要让患者知道,相比口服和肌肉注射,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由于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救治起来很麻烦。如果输液器具、消毒和配药时操作不合格,输液的过程还会成为一道桥梁,让病毒、病菌能够轻松进入人体。即使消毒、操作都合格了,也存在着不溶性微粒残留体内的风险。
□服务篇
专家解读不输液清单
针对安徽省卫计委出台的这份不输液清单,这53种疾病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输液?本期记者邀请专家按不同科室疾病进行了解读和点评。
内科用药不能一刀切
不输液清单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杜金行表示,就内科疾病而言,是否需要输液首先要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情况和年龄。
对于这样一份清单,杜金行表示,清单内容看似标准,可以减少过度医疗,实际上太过笼统粗放,对于大医院经常收治的复杂疾病患者没法照搬。“人不可能按照教科书得病,用药也不能一刀切。”
杜金行表示,在内科病人中,中老年人和身体比较弱的人、病情偏重的患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相对来说更需要输液治疗,因为静脉输液能使药物更迅速达到“目的地”,疗效也更强。其次还要考虑病人患的是什么病,如感冒(病情较轻的)一般不需要输液,而肺炎一般都需要输液。另外,是否输液还要考虑疾病是否需要观察,如脑血管疾病发作期一般都需要输液治疗,以方便输液的同时观察病情,以便随时调整治疗。
妇科乱输液可能破坏“微生态”
不输液清单
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杜金行表示,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输液,而且必须是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而阴道炎和外阴炎都必须看属于细菌感染还是真菌、滴虫感染,一般外用或口服就够了。
专家告诉记者,在一些小诊所和不规范的医疗机构,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甚至很多患者来了就要求医生给输抗生素。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
杜金行表示,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外,如果患者确实需要输液治疗,那么,输液的操作对于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首先要保证医患双方严格掌握输液药品的适应证,了解各种药物的用量、用法和输液速度等。其次医生还要了解患者是否对要使用的药物过敏,因此患者一定要向医生讲清是否有过药物的过敏史以及药物反应史,曾经用过什么药以及出现过的不适反应等。有些药物可能引起的过敏人数比较多,如青霉素,因此一定要做皮试。此外,头孢类药物也需要皮试。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还要勤观察。
儿科无奈无知让孩子挂上吊瓶
不输液清单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海燕表示,对待上呼吸道感染,很多家长认为输液是退热的良方,认为是输入的药物起了作用。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输液时,孩子体内液体增加了,通过皮肤散热的水分自然增加了;同时,葡萄糖有利尿作用,孩子尿了尿,自然带走了热量。很多时候给孩子多喝温开水或葡萄糖水,退热效果和输液是一样的。
在刘海燕的门诊里,很多家长一来就强烈要求给孩子输液。甚至在被医生拒绝后,还有家长会另外再找给孩子输液的地方。
专家表示,清单上的几种疾病的确都可以不用抗生素。毛细支气管炎,虽然名字中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首选抗生素。如果病情加重,合并细菌感染才用输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这两个“知名度”非常高的疾病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卫计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也直言,挂吊瓶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这里面透着医患双方的无奈和无知。“无奈”是指在现有体制下,一些医院和医生歪曲了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好医生的标准,在体制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下逐利。“无知”则多是说家长。许多家长只要孩子一生病,便恨不能孩子的病立刻好转,于是要求医生为孩子输液治疗。殊不知,输液和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危险系数要大得多,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或引发各种脏器损伤,甚至造成终身残疾,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如果不用输液也就不用去医院看病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十分迅速,孩子可能几个小时前还没什么问题,几个小时后就高烧不退。这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状态,及时就诊。
外科一类切口不许使用抗生素
不输液清单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2轻症体表感染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炎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16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慢性喉炎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18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胡小鹏介绍,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表没有出现体表感染(如无发热,血象正常),术后是可以不用输液的。
清单列出的外科这18种手术中,绝大部分都是浅表的一类切口。胡小鹏表示,患者经过这样的手术后,大部分通过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炎症。
那么外科什么时候可以抗生素输液呢?胡小鹏说,按照规定,真正需要输液的患者需要有病原学结果和分泌物培养结果,这些结果呈阳性后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使用哪种抗生素。
责任编辑:刘东丽
下一篇:南阳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改革将启动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