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卡到底“卡”在哪儿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发放760万张居民健康卡,但80%的卡在“呼呼大睡”。为了刺激这些卡“苏醒”,省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居民健康卡惠民补贴活动:从下周一开始到7月31日,拿着这张卡,15家医院看病免除普通挂号费,同时如果买药超过了500元,全省前2000名患者,现场返100元现金。
“看病难”饱受诟病,其实,“看病难”不仅体现在医疗资源短缺,更是体现在就医程序繁琐——每到一家医院,照例要排队办理诊疗卡,然后才能挂号就诊。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很多人家里都有多家医院的诊疗卡,尽管如此,如果就诊时一时匆忙忘记带就诊卡,仍需劳神费力重新办理。
居民健康卡的推出,旨在实现就诊“一卡通”,然而,其大量“沉睡”的现状,却使积极意义仅停留于纸面上。从2012年3月1日至今,居民健康卡已推出4年,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不知其为何物。在这样的背景中,尽管卫计委启动刷卡补贴的初衷良好,但效果注定不容乐观。
居民健康卡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医院不配合、银行不积极、民众不理解。推动居民健康卡意味着顶替自家的诊疗卡,由此必须拱手让出休眠诊疗卡中的大量沉睡资金,医院自己没有“革自己命”的积极性。从银行角度看,发卡是有成本的,如果失去了医院的配合,无人使用的银行卡注定得不到任何回报。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居民健康卡与普通银行卡并无太大差别,问谁愿意把钱存在这张不计付利息的银行卡里面?
实际上,三大瓶颈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政府投入不足。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居民健康卡本身是一项民心工程,但在操作层面,基本都是由作为合作方的银行在投入。要想确保居民健康卡的健康运行,不仅需要银行铺开发行网络,而且需要与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实现对接。政府投入的不足,使得这项民心工程成为银行与医院之间的一场“角力”,望卡兴叹的民众只能徒呼奈何。从这种意义上看,真正需要“刷卡补贴”的其实是银行和医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统一医院就诊卡之前,不妨先统一医保卡和健康卡——两者概念相似,基本功能也有重叠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如果能实现“双卡整合”,不仅有利于借助现有渠道实现“一卡通”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居民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从技术层面而言,“双卡整合”并不存在障碍,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责任编辑:黄爽
上一篇:深圳医生挨打被强迫下跪烧纸钱 医疗纠纷何时不在羞辱医生?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