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千万别用半吊子医学知识与医生讨价还价干预治疗
网络资料
原标题:千万别用半吊子医学知识与医生讨价还价干预治疗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孙珺
如何分辨虚假医疗广告和真实有用的医疗信息?选择好医院还是好医生?实施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时,你该如何抉择?
《最好的告别》后又一值得期待的医学人文书籍《最好的抉择》引进出版,通过16位患者亲诉医疗故事、14位知名医生、4位心理学家领路解读,从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角度解答了看病就医过程中所有的困惑。记者专访了本书的主编、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揭示患者同病不同命背后的种种决定力量。
《最好的抉择》:
两位哈佛医生的私房话
《最好的抉择》的两位作者都是哈佛医学院的教授,杰尔姆·格罗普曼是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主任,在癌症与艾滋病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曾先后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同时也是《纽约客》签约作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另一位作者是他的妻子帕米拉·哈茨班德,美国知名内分泌科医生,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医生”之一,在甲状腺、肾上腺等疾病和女性健康领域颇有成就。
《最好的抉择》一书是这两位医生的私房话实录,王一方教授介绍说,这对医生夫妻不是科学主义、消费主义、知识至上的追随者,而是有科学头脑,兼具人文情怀,有过社会历练,对生命彻悟的智者。“说它是私房话,因为人家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穿靴戴帽,不卖弄知识与学问,也不寻求自我保护(说一半,藏一半),而是把心交给病人,真心实意地帮助病人与家属来做兵棋推演,绘制明智的框架图(整体决策)与详尽的路线图(诊疗路径)。”
两位作者通过亲访追踪16位高胆固醇、甲亢、乳腺癌、肝癌等患者,从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角度,分析比较了不同职业、背景的患者在面临相同医疗问题时的不同选择。在书中,两位掏心掏肺地介绍了很多干货,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谏言,教读者做聪明的患者,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最佳决策。
医生病人需“共情”
以寻求“最好的抉择”
求医问药是每一个走进医院的人的基本诉求,但患者常常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将诊疗决策的权利全部(无保留)或大部分让渡给了医院与医生,理由是自己没有专业知识。在王教授看来,无疑,医生有专业知识,但疾病的诊疗不是一个完全的知识与技术的过程,还有体验的咀嚼、情感、意志的映照等人文因素,对于疾苦,医生只是观察,而病人在体验,两方需要共情、对话,才能达成共同决策。既然是共同决策,就有了患者自我选择的巨大空间,也有了寻求“最好的抉择”的意识。
说到引进出版这本书的缘由,王一方教授介绍说,《最好的抉择》与先前推出的《最好的告别》是姊妹篇,按照就医顺序,应该先推出这本《最好的抉择》。但因为作者的缘故,有了顺序上的逆位,“后来一寻思,也不是没有道理,想让大家接纳痛苦,豁达生死,再来讨论求医艺术,可能更有精神底色上的铺垫。”
对话主编
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抉择
同时尊重医生的专业性
广州日报: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让很多人都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有个问题是,往往患者会根据自己掌握的这点知识而对医生的判断产生质疑甚至干扰,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一方:互联网带来海量健康知识,也带来知识获取的便利性,也由此带来知识海洋里的迷茫与迷失,众多的歧路亡羊。因此,需要明智选择,尤其需要作为专业人士的医生帮助你选择,毕竟普罗大众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一则健康知识具有多向解读空间,诊疗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也不是非专业的患者所能驾驭的,因此,这本书一方面要鼓励患者与家属参与抉择与决策,另一方面也强调尊重医生作为职业人士的专业性、权威性,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全部交给医者处置,要么无医自处,千万不要凭着临时抱佛脚得来的半吊子的医学知识与医生讨价还价,干扰医疗秩序,甚至盲目决策。
广州日报:书中认为:家属为失去意识的亲人做代理医疗决策时,不应该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如何……)的老原则,而应倡导“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将如何……)的新意向。但是,既然是失去了意识,那么如何能保证人所欲的确实是人所欲,而不是己欲呢?这其中是否涉及伦理的问题?
王一方:在紧急或危重救助过程中,家属的决策很纠结,我们讲“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分野,其最大的意义是如何凸显体验主体与决策主体的同一性。患者很痛苦,如果家属为了“只要亲人还活着,这个家就还在!”或者“我不全力赴救,就会背上不孝的骂名”的信念而雪上加霜,就会让濒死的患者不能解脱,继续忍受痛苦,如同挨千刀的技术凌迟。当然,如何准确地捕捉已经无法正常表达的患者的主体意愿,则需要规定法律与伦理程序,譬如“生前预嘱”制度的实行,在患者清醒时做出预先指令,或者家庭会议根据患者一贯的生死救助态度,做出郑重的集体决策。
广州日报:面对病痛和死亡,我们究竟需要必修哪些“课程”?
王一方:人人都必须修两门哲学课:一门是生死哲学课,一门是苦难哲学课,绝不是大学里的高堂讲章,而是参与村头的殡葬故事,品味年年岁岁的红白喜事、世事煎熬。45岁之后,上一辈的亲人,或终老,或病逝,或意外,相继会有人离去,送别的时节一定要庄严出席,面对亡灵,思考人生的真谛。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总会抵达终点,我们享受的是奋斗的过程。
责任编辑:刘东丽
上一篇:人民日报谈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病人没多掏 医生没少挣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