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襄马”引发“救在身边”热议 社会呼唤“应急救护员”
图片与内容无关
头天上午11点从深圳出发,第二天早上8点赶到襄阳,襄阳跑友“QQ糖”不辞辛苦自驾十几个小时,只为赶一场特殊的培训——襄阳马拉松应急救护员首场培训。“我母亲就是意外去世的,要是身边的人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母亲或许还在。”“QQ糖”对“救在身边”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为了保障今年十月份“襄马”顺利举行,日前,襄阳市红十字会和襄阳长跑运动协会联合,在襄阳跑者群中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学习胸外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搬运等急救知识。经过理论和实操学习,首批100人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应急救护员培训合格证。
负责讲解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董立勤是位资深的应急救护培训师。“虽然医学上定义24小时内死亡的都是猝死,但真正能挽救生命的有效时间非常短,有效救命时间为发病后的4到6分钟之内,也被称为黄金救命时间。”董立勤介绍,87%的猝死都是发生在医院外,而能抓住黄金救命时间进行救护的,成活率能提高50%。所以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能给予及时救助的就是身边的人,第一目击者,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救在身边’。”
马拉松的运动风险很高,几乎每场马拉松都有人发生意外。所以每个城市在举办马拉松前,都要培训大量的应急救护员,期望实现“救在身边”。襄阳将举办马拉松的消息,让“救在身边”成为近段时间襄阳志愿者QQ群和微信群的热门话题。
调查一:了解“救在身边”吗?
“有人突发疾病倒下了,心脏骤停,你懂得如何救护吗?”日前,记者就“救在身边”的话题进行了街访。
陈玲(好邻居长虹路店员工,36岁):我知道你说的,就是人工呼吸。我在电视上、网上都看过,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生病,所以我比较关注这些新闻,但具体操作我就不会了。
黄绍兰(车桥厂退休职工,78岁):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会立马冲过去救他(她)。我经常看养生保健节目,上面都教过,好像是做一百下按压,吹气一次。
郝宏(铁路职工,45岁):这段时间央视公益广告一直放这个,大概的我知道怎么做,但没有实际操作过。
“维C”(中通快递小哥,25岁):以前单位组织过类似的活动,但我们就在一旁观看,没有实际操作过。
崔伟(银行职员,44岁):单位请人来讲过课,但没有实际操作过。
在记者采访的数名市民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徒手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但都是从电视、网络或其他场合看别人做过,没有一个人进行过实际操作训练。
调查二:“救在身边”的施救与被救
“有一次在从武汉回襄阳的列车上,快抵达随州站时,车上有个人癫痫发作了,周围人都束手无策。我以前听过类似培训,我就试着把书放他嘴里,按人中,但因为没掌握更多的救护知识,我们只能等救护车到来。”襄阳一义工组织负责人耿学建说,20分钟后,120赶来将人接走了。“市民真的需要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自救,也能救身边的亲人、同事。”
在采访中,每一个受访者都表示,“救在身边”非常关键,遇到突发状况也愿意帮助别人。但将愿望变成行动,中间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沈雄斌(建设银行大堂经理):倒下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碰到了肯定会救。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不敢下手。
郑晓(咖啡师,25岁):不掌握急救技术,胸外按压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法对不对,力度合不合适,担心因为自己的技术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伤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成为市民不敢施救的最主要原因。除此,有极个别受访者表示,关乎性命的救护十分重大,怕会碰到扯皮的家属。持此顾虑的年轻人居多。“万一家属讹上了怎么办?我可能会先拍照啥的留个证据再救吧,避免法律责任。”襄阳一中一名高三学生说。
被救者又是怎么样想的呢?100%的受访者,对被救心存渴求和感激,毕竟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当我突发意外情况,有人能施救,我就非常感激了,我想家属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不管施救者的技术如何,能第一时间出手相救,其他的都不会考虑。”郑晓说。郑晓的观点也是大多数受访者的观点。但也有极个别年龄较大的受访者表示出顾虑:“担心施救者技术不好,造成二次伤害。”
现状:“救在身边”还停留在认知层面
记者访问了一些单位、企业,除一些合资企业、涉及进出口贸易企业,会按照相关要求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应急救护员外,一般单位、企业对应急救护还只停留在认知层面。
不少单位或企业会请医疗单位、市120急救单位、市红十字会的专家老师,对员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医疗单位也会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或辖区学校,开展急救知识讲座,但这些活动都属于普及培训范畴,理论课简单,实操课少甚至没有。“救在身边”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没有较为精细的理论和扎实的实操训练,“救在身边”只能停留在认知层面。
“在猝死人群中,心源性疾病导致的猝死占80%。像心肌缺血、供血不足、冠心病等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甚至大便干结解手时,都能诱使发病,导致心跳骤停。除此还有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等导致心跳骤停。”董立勤说,发生这些状况,能救命的往往就是目击者、身边的人。“应急救护员就是掌握现场救护技能,在专业救护(如120)到来之前的非专业的救护志愿者。虽然是非专业的救护,但为专业救护赢得更多救命的时间,有的甚至直接挽救了生命,避免当事人因缺血、缺氧时间过长造成某些功能的丧失,降低致残率。”董立勤说。
展望:襄阳“应急救护员”培训将全面展开
应急救护是中国红十字会核心业务之一,包括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和应急救护员培训等。记者在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一直在做,但针对大众的“应急救护员”培训工作从2014年才真正开始。2014年,省红十字会发文,要求各地红十字会和文明办要在社区、学校、消防队等一些单位或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工作。
志愿者只有参加红十字会或医学大专院校组织的培训,学习和掌握了应急救护的相关理论,并进行实操技能训练,最后通过测试,才能拿到合格证。据相关人士介绍,近三年来,我市取得应急救护员合格证的不到3000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剩下少部分为合资企业或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员工和市民志愿者。
黄云豹是襄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的队长。“今年3月份,我市有50多人参加了省里举办的应急救护员师资培训,为我市即将开展的大规模应急救护员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黄云豹说,随着猝死人群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认识到应急救护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到社区、学校、单位等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掌握现场应急救护技能,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真正实现“救在身边”。
黄云豹介绍,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在公民中普及心肺复苏的初级救生术,要求警察、司机、商店服务员、空姐及学校的老师都要学习掌握应急救护。不少国家将应急救护技能作为高中学生必修课,学生们要准确掌握心肺复苏的每一个操作程序,正确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幅度、频率、部位、方法、力度、呼吸与按压的比例等都要准确无误。还要学习各种创伤的止血、包扎、固定以及伤者的转运方法,并通过经常不断地演练,直到熟练掌握。
责任编辑:刘东丽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