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改,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到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湖南医改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勇挑医改“排头兵”责任,为全面推进健康湖南建设提供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8月1日,2017年第7次省医改办主任办公会在长沙召开。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稳步推进深化医改工作,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重点改革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进展。
探路分级诊疗,打造合理就医新格局,破解群众“看病难”
7月中旬,34岁的岳麓区咸嘉湖社区居民陈博,因为突发胰腺炎住进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由于病情严重,社区医院确诊后,立即通过医联体办公室,当天就将他转诊到了一家市级三甲医院。“多亏抢救及时,我很快就能康复了。”陈博说。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近年来,我省围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运行新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沉和横向流动,让老百姓看病“小病不出村”“重病帮转诊”。在长沙市,7家市属医院与2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市财政对每个医联体补贴30万元,市级医院在基层设置“名医工作室”、开设联合病床等,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医联体模式向整合资源要效率,我省充分发挥大医院“龙头”作用,精准帮扶基层。湖南省人民医院打造了我省首个省级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院5家、对口支援社区10家、定点指导医院28家、中医急诊急救联盟单位60家,覆盖了278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基层医改注入了新活力。
县级医院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推进县域内医联体建设,是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的重要途径。截至6月底,全省建立多种形式医联体194个,其中县域医疗共同体68个,覆盖1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
“医联体让基层医院具备准确判断和处理疾病的能力,让大医院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诊疗流程,为均衡和优化利用医疗资源、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提供了重要路径。 ”省医改办有关负责人说。
力破“以药补医”,建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缓解群众“看病贵”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硬骨头”。改革中,我省围绕运行机制、薪酬制度等关键环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让更多人分享改革成果。
2016年10月1日起,全省实现14个市州城市公立医院“三同步”综合改革全覆盖,247家县级公立医院、189家城市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三项政策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机制,从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从根本上缓解群众“看病贵”的现状。
针对药价虚高这一顽症,今年我省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全面实行“两票制”,规范药品购销秩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在此次会议上,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正制定《湖南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省际价格联动工作办法(实行)》,采购价标准拟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布执行的有效中标(挂网)价最低三省的平均价、与我省现有中标(挂网)价取低值,每半年调整一次。此举将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医药负担。
推进“三医联动”,构筑百姓就医“兜底网”
在持续深化医改过程中,我省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构筑百姓就医“兜底网”。
近年来,全省城乡医保在筹资标准、补偿方案、报销目录、信息系统、基金管理、定点医疗机构评审标准“六统一”政策全面落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
“大病保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永州道县乐福堂乡村民周革花因全身严重烧伤,两次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用50万元,新农合报销了15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再补偿23.5万元,共计补偿38.5万元,免除了他的倾家荡产之灾。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已实现全省所有市、县“全覆盖”。
在支付方式改革上,我省积极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截至目前,14个市州有8个市按病种付费达到100个左右,全部纳入医保。预计今年底,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都将推行一定数量的按病种收费,切实给患者带来实惠。
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这是全省为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全面实施的“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对贫困人口和特困人口大幅提高医保报销比例,针对个人缴费部分,财政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责任编辑:黄爽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