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新路径” 让医生享红利
产业界
日前,成都医联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4亿元C轮融资的消息,在国内互联网医疗圈掀起热议。近期,随着好医生、微医等一批“互联网+医疗”领头企业处境逐渐变好,并找到各自盈利点。回归原本医疗属性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正逐渐被投资人看好。
在跳出专注个人健康管理、女性健康、移动医疗等C端患者的传统套路,独辟蹊径以医生为切口进入,开展出转诊服务、医疗机构接入等深度服务的医联科技,是否瞄准了打通行业价值链,证明了自己的盈利逻辑?日前,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采访。
在医疗行业,“互联网+”的传统套路正变得复杂——医生、诊所、病患、药企等众多环节、链条和参与者,让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充满未知。
“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与医生建立信任的过程漫长,行业本身太过传统与成熟,很难被互联网快速改造;另一方面,医疗行业的高门槛切入难,患者端已被过度开发。在此情况下,从医生端切入的互联网产品,我们认为是一个机会。”王仕锐说,与众多专注做“医患”连接互联网医疗产品不同,医联从创业之初就定位做一个医生学术社交平台,通过社交繁衍出医生出诊需求,依靠线上线下连接将医生能力产品化、互联网化,使医生能像明星一样拥有“专属”经纪人,工作之余还能接“通告”进行转诊服务、分享病例、讨论学术等。成立3年多,医联已积累了超过43万的实名认证医生,其中包括23万三甲医院医生,涵盖国内34个省份的2.5万家医院,平台病历达13万。
医联APP上,医生还可通过转诊、出诊各个平台获得多种执业机会。王仕锐举例说,如四川某县城里的患者要做手术,但本地没有相应技术和能力,通过医联的平台该县医院的医生可以找一位合适的医生,如从北京请一位专家去该县做这个手术。
“这更像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医联可将三甲医院优质医生引流至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出诊业务。”王仕锐说,民营医院可通过APP进行需求发送,医联通过平台进行出诊医生匹配。
王仕锐表示,医联就是将稀缺的医生资源集中,再以出转诊为切入,分别供给医疗机构。目前,医联已与全国31个省、超过5000家医疗机构、诊所、私立医院合作,每月促成超过2万台手术出转诊。“我们已签约了1.5万医生进行转诊业务。”他透露,签约的医生都会有经纪人代表医生接洽长期执业、获取和维护合法权益,协助医生执业晋升及成果推广。“医联每月平均能够为签约的1.5万医生增加1500元‘外快’,最高的每年能赚取100万左右,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在患者端市场上,微医、平安好医生等行业大牌已经做了很深的布局,企业很难去“抢一杯羹”。“医联的正确做法是与这些C端资源丰富的平台合作,消化他们已有的患者。目前,我们主要打造以平台连接医疗机构、药械厂商、商业保险的业务模式。”王仕锐说。
责任编辑:刘东丽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东方头条、趣头条、凤凰网及公众微信“南阳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