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找医生 药品通 快应用

新冠抗疫到“闯关”时刻了

2022-12-11 21:48:38来源:观察者网作者:晨枫阅读数:0
核心提示:一方面盼望已久的生产生活正常化终于要到来了,另一方面也引起大家新的焦虑:这会引出一波新冠大流行吗?

近日,国家接连出台政策,大幅度调整防控措施,一方面盼望已久的生产生活正常化终于要到来了,另一方面也引起大家新的焦虑:这会引出一波新冠大流行吗?

新冠三年,大家仍然记忆犹新。2019年底,新冠病毒在武汉首先大规模肆虐,此后全世界被新冠病毒搅得人仰马翻。中国在迅速、严格的封控下,很快压住了第一波,此后又压住了德尔塔变异的恶潮。新冠病毒的变异能力超出想象,奥密克戎变异的传染力尤其惊人,但重症率和死亡率也确实大幅度下降。

奥密克戎不是新冠原株,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那么凶险。但是不是流感还不好说,即便是大号流感也是很折腾人的。所以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杯弓蛇影。

我在今年8月被感染上了。当时是在家自测确认的,没有去做PCR测试(聚合酶链反应)。本地的公共检测站早关门收摊了,只有医生开处方才有医院化验室给测。卫生当局和诊所不建议发热病人去诊所,不管是不是新冠,反正怀疑、发热就当作新冠处理,在家自我隔离。要是呼吸困难或者烧得神志不清,直接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

我应该是在走廊里和头儿简短交谈几分钟后中招的。不到一星期后,一个同在的同事先发病,当天我还在上班,但感到浑身发冷,竟然需要走到外面大太阳下晒一会儿,身上才暖起来。下班时,汽车停在大太阳下,车里很热,这天开车回家竟然不需要开窗、开空调。

回家没有量体温,晚上还照例刷了一会儿网、码了一会儿字,但早早睡觉。第二天按照规定,报告发烧(其实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体温到底多少),接下来几天在家里上班,其他并没有什么感觉。发烧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在家上班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发烧了,心里还稍稍有点翘班的惭愧感。

一个星期后,开始有点咳嗽。不厉害,但拖了一个月才消除。往年冬天有时复发慢性支气管炎,比这厉害。妻子是从我这里传染过去的,发烧和咳嗽症状都比我轻。她也在家里一个星期后就回去上班了。

我们都打了两针疫苗。本来该到打第三针的时候了,但病毒捷足先登。按规定,感染6个月后再打疫苗,所以还要等两个月再打加强针。

回去上班时,大家都不以为然,周围感染过的人早就超过“原生态”了,我是后来者。一年前周围人提到感染上新冠还算一个事,现在提这事,“你才感染啊,我都二进宫(甚至三进宫)了,没事。”

当然,没事是有条件的。首先,疫苗是管用的,应打尽打,包括加强针。疫苗不能保证不受感染,但能有效防止转为重症。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疫苗就是防弹背心。战场上不能裸奔,子弹不长眼。穿上防弹背心不等于子弹就奈何不了你,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至于重伤、送命。

第二个条件是:穿上防弹背心也别在战场上没事乱跑,不让子弹找到你永远是最重要的。对于新冠来说,能做的自我防护一样别放松,人多的地方没事别凑热闹,口罩依然是最好的战友。

第三个条件就是:子弹不大给力了。奥密克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确实比新冠原株大大降低。根据广州卫健委12月2日通报,本轮广州累计报告16.27万病例,90%为无症状,重症、危重症4例,无死亡病例。根据欧美情况,令人谈虎色变的“新冠后遗症”(也称“长新冠”,Long COVID)也绝大多数是新冠原株和德尔塔变异时代留下来的,奥密克戎引起严重后遗症的情况比较罕见。

头儿的病情比我严重,初期一度短期记忆和味觉受损,两个月后还是恢复了。但认识的人中有新冠原株感染康复的,快两年了,下个楼、散个步还气喘吁吁的,只有40岁不到,病前健康状态良好。

眼下国内处于新的焦虑中,但从我这个在国外新冠疫情下生活了三年的人看来,新冠抗疫真是到了闯关的时候了。

打个比方,新冠病毒像蚊子苍蝇一样,打不完杀不绝。蚊子苍蝇围着嗡嗡叫,该打还是照打的。要是家里有蚊子苍蝇,门窗贴上封条,用杀虫药烟熏一下,是可能斩尽杀绝的。问题是,把全世界都“关起来熏一熏”不可能,一开门开窗,还是会有新的蚊子苍蝇飞进来。每次发现一个蚊子苍蝇都要关门关窗熏一下,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由于奥密克戎变异的传染速度,抗疫放宽也宜果断、迅速。拖拖沓沓并不延缓传染速度,反而进一步增加抗疫措施的成本。这就像蚊子苍蝇一样,到了开门开窗的时候,一个门一个窗地开一条缝不顶用,蚊子苍蝇要飞进来,只需要这条缝。都打开了,房间里新鲜空气和阳光还多一点,更加有利健康和日常生活。

对于新冠,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但新冠不再可怕不等于可以放任,流感大流行也是要打足精神对待的。疫苗和个人防护降低的是不被感染的概率,但不等于绝对不会被感染。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最后的感染总数还是会较大,重症甚至死亡的绝对数字也可能比较可观。每一个重症和逝去的人对家庭和亲友都是不可承受的损失,我们要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闯关是艰难的,也只有艰难的关才值得闯。现在可能是80年代价格和90年代国企改制闯关以来,中国面临的最大闯关时刻。

价格双轨制,国企三角债,企业办社会,终身制,都曾经是难以逾越的难关。中国人民在做出巨大牺牲后,闯了过来,这才有了后来的高速、健康发展。

新冠这一关与当年不一样,艰难险阻来自自然界邪恶但没有感情、没有理智的病毒。也就是说,闯这一关的时候,人们更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这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千万不要变成人与人的斗争。

在闯关中,会有人绊倒,那就把他们扶起来。他们不幸感染了,但康复了就是康复了,不能给他们社死的待遇。他们是负伤归队的战友,应该拉上他们一起战斗。

还会有人倒下,只有继承遗志,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直到胜利。

胜利是会到来的,而且不需要太久。在疫苗接种率在所有年龄段都足够高的时候,在人群中达到群体免疫的时候,病毒就不再能肆虐了。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这样的新稳定状态的到来不需要等太长时间。

为了胜利,大家要保护好自己,各级政府则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医疗急救和各种应急机制,准备应对短时间内可能显著增加的患者。

其实,按照欧美的先例,放开后最大的医疗威胁并不一定是新冠,而是各种在近两年受到压抑的“日常传染性疾病”,如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今年秋冬以来,加拿大安大略的儿童医院被与新冠无关的小儿呼吸道疾病患者挤爆。

新冠爆发以来,人们至少在初期纷纷带上口罩,往年常见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导致人群中以往常见的群体免疫开始弱化。欧美早早就放宽、躺平了,人们口罩都摘下了,新冠病毒没有撞上,但流感等病毒捷足先登了。

同时,新冠期间上医院不易,很多有慢性病的病人能等就等,能拖就拖,医院也对大多数非紧急病例拒之门外。现在终于有机会了,积压的正常诊疗需求一起爆发出来,也增加医院的压力。

但这一关不仅一定要闯,也是一定能闯过去的。

在新冠初期,中国人民用巨大的代价闯出一条路,欧美对中国交的学费嗤之以鼻,后来多交几倍学费才知道新冠的厉害,但为时已晚,狼群已经进山了。欧美在硬闯狼群出没的山林后,用更大代价闯出下山路来。

一定会有人质问:为什么不早点跟上欧美放宽的步伐?

回答很简单:新冠病毒太诡异,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不能心存侥幸,必须慎之又慎。没路的时候只有自己趟;有人在前面趟路的话,那就让他们趟,等看清了前面确实是坦途再跟上不迟。这事急不得,心存侥幸就是人命的代价。

武汉疫情最初爆发时,不乏有人质问:为什么不早点封控?回答也很简单:那时对这个全新的病毒太缺乏认识,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不愿往最坏的方向想,结果吃了大亏。现在到了放宽防控的时候了,为什么不看清先例再行动,而是盲信轻信已经是时候了呢?

然而,闯过这一关,前面就是蓝天。

三年疫情对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消费受到严重打压,商业环境也很严苛。根据欧美的先例,放宽防控后,很可能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拉动一波报复性生产,给受到重压的经济一波报复性的增长。

武汉疫情最终解禁时,传说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发生。部份原因是因为这一波疫情只是暴雨过去,但雨季还在延续。同时,消费压抑的时间尚短,报复性消费只是情绪性的说说而已,并没有事实上的迫切性。

现在不同了。居民消费在三年压抑之后,真的积聚起很大的需求,尤其是需要人气的消费,如旅游、餐饮,放宽为商业环境重建了最重要的可预测性。

中国疫后经济强劲恢复很重要。对中国重要,对世界同样重要。

IMF《世界经济展望》2022年初对全球经济的预测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世界经济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中国经济在疫后强劲增长,尤其是从当前困难的低位开始,这是美国和欧洲在疫后都出现过的;另一方面,欧美可能通胀恶化,同时跌入萧条。

出口依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但内需已经是更大的拉动。中国疫后经济恢复主要是内需拉动,有可能一举成为可持续的拉动力。与欧美相比,中国的通胀水平较低,央行始终抵制大水漫灌,利率水平也在健康水平,刺激经济的空间较大。出口也在欧美国家和一带一路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取得更加健康的平衡,欧美经济滑落的影响有所降低。

11月美国通胀为7.7%,比6月的9.1%低不少,但还是远远高于美联储目标的2%水平。美联储放风要放慢加息速度。注意:不是降息,不是不加息,而是放慢加息速度。但美国通胀降低的部份原因在于石油价格下滑。现在WTI在70-80美元/桶区间,5-6月则在100-115美元/桶的高位。

能源价格下滑的原因说来有意思:中国因为上海疫情期间严格封控,造成经济下滑,石油进口需求下降,拉动世界能源价格下滑。乌克兰战争对欧洲能源价格的影响比天还大,但对世界能源价格的影响比不上中国经济下滑。

那中国经济强势回升,对世界能源价格是什么影响呢?

美联储放慢加息不是因为达到通胀目标可期,而是因为美国经济已经出现萧条征兆了。就业数据尚且好看,但都是低端就业,不仅收入低,而且一有风吹草动就随风飘散。要是世界能源价格因为中国经济回升而回升,美联储就压力山大了。

英国则已经出现经济重症病人的征兆了。代表政府员工的PCU工会决定在圣诞节期间轮流罢工,预计会严重干扰节期交通,包括民航和出入境。

英国的通胀比美国还高,11月达到11.1%。PCU的要求很简单:通胀太高,要加工资。政府的回答也很简单:没钱,不加。PCU要为成员争利益:凭什么要我们承担通胀代价和降低生活水平?政府则要在纳税者那里交代得过去:给你们加工资就要加税,不能要求纳税者在自己承受通胀压力和降低生活水平的情况下,为维持你们的生活水平买单。

两方都没错,关键在于英国的劳动生产率跟不上物价。这一轮通胀主要是输入性的,源自能源和进口商品,英国政府再挥舞加息大棒,除了压缩消费、把经济打入萧条,实际上对通胀的根本原因无济于事。

美国只比英国慢一拍。大放水的余热还没有散去,美联储加息的刹车效应自上而下,还没有传到零售这个美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的层面。加上疫情高峰期间零售业散失人力太多,现在还在恢复中。但寒冬就要到来。联邦预算触及债务极限而停摆进入倒计时了,拜登的《芯片和科技法案》和《通胀消减法案》还要大幅度举债,这些都是雪上加霜。

怎么办?办法让他们去想吧,中国需要的是专心闯关。

谁都知道炒股最好的时机是抄底,但抄底需要本钱。抄底欧美公司不是重点,中国抄底的是世界经济大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欧美经济滑入困境的时候,中国经济如果一枝独秀,将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局。

美国策动欧盟和日本等国在搞供应链去中国化。世界供应链的中国化不是因为中国有什么秘不示人的法术,而是因为中国人的勤奋聪颖使得中国制造价廉物美。不是价廉一点,物美一点,而是价廉多多,物美多多。供应链去中国化意味着欧美需要承担高得多的供应链成本,现在恰好是欧美最不能承受供应链高成本的时候。

同时,石油是美元的锚定物,有坚实锚定的货币会溢出到一般贸易。石油锚定是美元霸权的基础,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在去美元化了,沙特也将开始。俄罗斯已经有美元也不好用了,沙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是清楚自己被美国打入另册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因为记者卡舒吉、也门战争、OPEC+削减石油产量等原因,拜登已经威胁要重新审视美国-沙特的关系了。

中国是世界上石油进口第一大国。中国石油进口去美元化对美元根基是釜底抽薪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的超发特权。超发的美元回流美国的时候,将进一步推高美国通胀。美国经济早已金融化了,美国的购买力来自美元的信用,美国政府的开支来自美债的信用,美元根基动摇的影响不言而喻。

人民币不谋求取代美元,只是要打破美元独裁,就像中国不谋求在世界事务中取代美国,只是要打破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独裁一样。

在欧美之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曾经锚定欧美经济,现在可能转向锚定中国经济。欧美经济水平高,人均购买力高,但发展增量小;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起点低,发展增量大。一带一路不是推销中国过剩产能,而是重建世界经济秩序,进而重建世界政治秩序。

疫后中国经济和相对地位可能跳一跳,加强中国在世界供应链源头和终点的核心地位,真正建立双循环。

这真是百年未有的大机遇。就为了这个,现在也要把新冠抗疫这一关闯好。

责任编辑:叶子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bhline@163.com

上一篇:要不要囤点抗原试剂?如何使用?专家建议

下一篇: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再发三连评!

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