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诊 找医院 查疾病 找医生 查药品 手机端

从医37年 这位南阳名中医圈粉无数——访南阳张仲景医院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脑血管病专家常晓

2024-02-08 14:28:07来源:南都晨报作者:王雪阅读数:0
核心提示:“不忘为医初心,传承仲景文化,守护百姓健康。”37年来,南阳张仲景医院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脑血管病专家常晓一直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不忘为医初心,传承仲景文化,守护百姓健康。”37年来,南阳张仲景医院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脑血管病专家常晓一直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潜心躬耕多年,践行医者初心,甘当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使者”。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热爱仲景文化,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等疾病,救治了大量中风及疑难病人,挽救了数不清的家庭。

他是河南省中医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中医药学科青苗人才培养项目指导老师、京豫宛仲景书院第三批“仲景国医传人”、“南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南阳市第七届拔尖人才,前不久还获得了第三届“南阳市名中医”荣誉称号。

抄方15年 传承中医药文化

“我从小就是闻着中药香长大的。”常晓告诉记者,“我出身中医世家。”祖父常恒东一直在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父亲常杰先是我市第一批名老中医。四五岁时,常晓开始背诵《汤头歌诀》《药性赋》。幼年的常晓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父亲在把脉坐诊、造福桑梓。耳濡目染中,他决定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当一名杰出的中医。

从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常晓跟随父亲在南阳张仲景医院抄方,后又师从国医大师唐祖宣。“抄方15年,我获益良多。”常晓告诉记者,上午抄方、下午坐诊、晚上翻看临床医案或读书,那是他1986年至2001年的常态。那时医院里包括父亲在内有5位名老中医,每天却有超过300人次来医院挂号看病,往往将近中午1时他们才能忙完。如此多年深耕不辍,他深得临床经验之精髓,医术精进、辨证准确,慕名前来找他的患者也渐渐多了起来。

常晓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年独自接诊的第一个病人。那是1990年的一天,父亲那天有事没上班,诊室里来了一位女患者。那位女患者口歪眼斜,常晓经望闻问切,判断女患者得了中风面瘫,给其开了三服中药。虽说彼时常晓已能独立诊病,但在父亲光环的笼罩下,他几乎从没机会单独接诊。这次终于能大显伸手了,他感到一丝兴奋,也有一点忐忑。5天后,患者来复诊时,面部功能已经恢复了大半。“看到患者在康复,那种感觉很美妙。”常晓告诉记者,“我深深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为之更着迷。”

仁心仁术 守护百姓健康

如今,年过半百的常晓,已成长为省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他医术精湛,把经方应用得游刃有余。他曾运用经方“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让患有“不安腿综合征”的张某只花很少费用便恢复了健康。张某曾心烦、急躁、失眠,辗转多家医院仍然“晚上急得腿都没处安放”。经别人推荐找到常晓对症治疗一个月,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他“圈粉”无数。镇平王先生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找常晓调理。服药之后,不仅血压、血糖稳定,而且意外地发现前列腺增生的毛病也好了。在他的带动下,一家十几口都成了常晓的忠实“粉丝”。王先生的爱人患新冠后出现胸闷、咳喘、乏力,来就诊时几乎走不动路,服药三个月后恢复了正常。王先生的儿子因外伤导致头痛、睡眠质量不佳,经常晓对症治疗恢复了健康。还有王先生的亲戚,也是经由常晓帮他治好了甲亢。

他一心为民,帮助许多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恢复了神志。他还帮助因中风偏瘫后又患上抑郁、使全家人的生活陷入至暗时刻的山东周先生一家人回归了正常生活……“你人品好,医术高,我们都信服你!”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病人眼里,他和蔼可亲、医术高超。在同事眼里,他胸怀坦荡、做事正派。在学生眼里,他薪火相传,毫无保留。

几十载风雨如磐、初心不改。虽说自2012年以来,常晓担任了医院业务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任务更重、工作更忙,但他却始终坚持每周坐诊及查房。“当患者对我说病好了时,是我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常晓说,“用仲景护佑百姓健康,是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叶子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bhline@163.com

上一篇:爱的传递,从撸起袖子开始——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为生命助力”

下一篇:危重孕产妇救治 母女三人平安

热文一周热点